1. 浙江庆元兰溪桥
庆元,浙江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以种植菌菇而闻名。
这里的常住人口不到15万,四面环山,溪流纵横,人们常用“遥闻山前相对语,跨绕溪谷数里程”,来形容当地山重水复的地理环境。
相传八百多年前的南宋,达官显贵们逃到此处,被当地迷人的风景吸引,决定就此定居,并用当时的年号“庆元”来命名。
从地理上看,庆元是整个浙江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无数无名溪水,从各个山头流下,流经每个村、每个乡。全县境内大小溪流有926条之多。
上:现存廊屋最多的单孔木拱桥:黄水长桥 下:月山村八字撑型的白云桥,造型别致
对于庆元人来说,桥是出门行路的必经之道。
在这里,保留下来的古代廊桥有近百座,其中木拱廊桥十余座:史料记载年代最久远的双门桥,现存有确切纪年、寿命最长的如龙桥,现存单孔跨度最大,始建于明代的兰溪桥,等等。
远远望去,群山叠翠,竹海掩映之处,偶尔会看见一座廊桥架于溪流之上。
有风雨板覆盖的廊桥 桥身内部的建筑得以良好保存
当地人自小熟悉这种由巨大的木头搭建而成的木拱廊桥。
但凡看到了廊桥,便是到了一处可以歇脚的地方,酷热时可乘凉,风雨天能遮风挡雨,就连朋友见面,也可以约在桥上,好不亲切。
除此之外,廊桥上通常供奉着当地的神仙,桥头则连接祠堂或庙宇,每逢重大节日,像是端午、过年、迎神,人们都要去廊桥上走一走,拜一拜。
廊桥,不止是物理上的通行之路,也是连接天地与人的一处通道。
2. 浙江庆元古廊桥
“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有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用途,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浙江庆元,因此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古廊桥尚存100余座。
简介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和聚会等作用。
廊桥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 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廊桥之乡,木拱廊桥尚存200余座。2005年末,浙江泰顺、庆元、景宁和福建寿宁、屏南、福鼎等县市联合将廊桥向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9月30日,由福建省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和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分布于欧洲(中欧)、北美的廊桥风格有别于中国,各具特色,如瑞士小城卢塞恩的卡贝尔桥。
3. 兰溪兰湖桥
诸葛八卦村、六洞山(地下长河)、兰溪通洲桥、祝宅祝氏宗祠、杨东海纪念馆等。1、诸葛八卦村:位于兰溪城西18公里,古称“高隆”,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2、六洞山(地下长河):位于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跨梅溪。塔山村昔为金衢通往严州的咽喉,因苦于梅溪阻隔,村民群起建造了通洲桥。诸葛八卦村、六洞山(地下长河)、兰溪通洲桥、祝宅祝氏宗祠、杨东海纪念馆等。
1、诸葛八卦村:位于兰溪城西18公里,古称“高隆”,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著名的涌雪十景中的穹凌雪钟,玲珑剔透,晶莹如雪,高2.8米,直径1.4米,顶部冰凌状的乳石与穹顶连接,实属罕见瑰宝。
2、六洞山(地下长河):位于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跨梅溪。塔山村昔为金衢通往严州的咽喉,因苦于梅溪阻隔,村民群起建造了通洲桥。通洲桥原为木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嘉庆五年(1800年)毁于洪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易木为石。
3、兰溪通洲桥:通洲桥位于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跨梅溪。塔山村昔为金衢通往严州的咽喉,因苦于梅溪阻隔,村民群起建造了通洲桥。
4、祝宅祝氏宗祠:位于梅江镇祝宅村兰浦公路北侧,东、西、北三面环路,北距梅溪约80米,有卧龙桥一座,南隔石子路是长陵小学操场。
5、杨东海纪念馆:位于兰城北郊的云山街道陈家井村,距离县城七公里,占地面积680平方米,1996年10月22日建成开馆。
4. 浙江庆元廊桥兰溪桥
兰溪大桥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兰溪镇境内,最早于1976年建成完工,全长180米。2007年12月30日,原兰溪大桥被成功实施爆破拆除。
2009年5月31日,兰溪大桥改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后正式通车。新兰溪大桥跨越浠水河,桥西岸与省道罗兰公路连接,东岸与县丁兰线连接,全桥总长188.16米。
中文名
兰溪大桥
地理位置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兰溪镇
桥梁长度
188.16米
桥梁宽度
12米
始建时间
1976年
改造时间
2009年
设计标准
公路II级
5. 浙江庆元兰溪桥水库拆迁款什么时候发放
凤飞苍南,虎踞平阳,
身体永康,心情乐清。
貌赛玉环,为人嘉善,
心境平湖,四季海宁。
结庐仙居,缙云祥集,
别墅临海,环境瑞安。
日出东阳,满室金华。
房绕丽水,户映常山。
屋有天台,春和景宁。
饮水青田(清甜),日日上虞(上鱼)。
日饮龙泉,养心建德。
心怀普陀,逍遥龙游。
走过路桥,翻过象山。
越过温岭,攀过黄岩。
心系南浔,梦回桐乡。
祈福宁波,扬帆余杭(航)。
戏水兰溪,漂流浦江。
荡浆西湖,流连洞头。
文章诸暨(珠玑), 思想开化。
从政德清, 气魄镇海。
学业文成, 股市富阳。
风轻云和, 微醺海盐。
能喝嵊州(剩粥), 业绩永嘉(佳)。
财富嘉兴, 事业新昌。
百业长兴, 家人安吉。
基业磐安, 开局遂昌。
畅游慈溪, 生态庆元。
富甲義乌,雄居余姚。
江山永固!
6. 明代兰溪桥
绥宁县辖乡。
1956年为茶江、梅口两乡,1958年置关峡公社,1961年析建茶江公社,1981年改置关峡苗族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215平方公里,人口2.2万。乡政府驻关峡。有数条公路经此。辖花园角、石江坪、岩脚田、珠玉、芷田、高坪、茶江、岩头、文家、插柳、关峡、大园、四甲、南庙、凤凰、鸟塘、石脉、梅口、兰溪19个村委会。农林产品有稻谷、松杉木材、生漆、板栗、油菜。乡办企业有木器加工厂。古建筑有清代建的定远桥。.7. 庆元兰溪桥的故事
庆元县兰溪桥水库位于丽水市庆元县城上游7公里处,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和养殖的中型水库,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千库保安工程的中型水库。水库的大坝是通往庆元县百山祖、吴三公庙等重点风景旅游区的必经之路,所以在设计中溶入了庆元县的廊桥文化将水库大坝设计成集美观与实用为一体的廊桥式的大坝,成为庆元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8. 庆元县兰溪桥最新情况2020
浙江各地区号排列为杭州市,区号0571: 拱墅区 上城区 下城区 江干区 西湖区 滨江区 萧山区 余杭区 建德市 富阳市 临安市 桐庐县 淳安县
湖州市,区号0572: 吴兴区 南浔区 德清县 长兴县 安吉县
嘉兴市,区号0573: 南湖区 秀洲区 海宁市 平湖市 桐乡市 嘉善县 海盐县
宁波市,区号0574: 海曙区 江东区 江北区 北仑区 镇海区 鄞州区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象山县 宁海县
绍兴市,区号0575: 越城区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绍兴县 新昌县
台州市,区号0576: 椒江区 黄岩区 路桥区 温岭市 临海市 玉环县 三门县 天台县 仙居县
温州市,区号0577: 鹿城区 龙湾区 瓯海区 瑞安市 乐清市 洞头县 永嘉县 平阳县 苍南县 文成县 泰顺县
丽水市,区号0578: 莲都区 龙泉市 景宁畲族自治县 青田县 缙云县 遂昌县 松阳县 云和县 庆元县
金华市,区号0579: 婺城区 金东区 兰溪市 义乌市 东阳市 永康市 武义县 浦江县 磐安县
舟山市,区号0580: 定海区 普陀区 岱山县 嵊泗县
衢州市,区号0570: 柯城区 衢江区 江山市 常山县 开化县 龙游县
9. 浙江兰溪大桥
兰阴山
在城区西南,海拔140米,因古时盛产兰茝而得名。兰阴山因横截江流,又名横山。登山远眺,南向田畴坦荡,云树烟村;北顾丘陵起伏,远接天际,俯视则三江襟带。西侧有兰阴寺,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寺前有摩崖石刻“兰阴深处”四字,署“正德十四年桂月十五日御题”。“兰阴春馥”为兰溪八景之一。其前有新建工人休养院。东麓有灵源积庆侯庙,土名横山殿。正德《兰溪县志》即在此庙左楼编纂。民国16年,中国共产党兰溪县委曾在殿内举办青年、妇女干部训练班。
大云山
属金华山余脉,峙于城东,因列于旧学宫之前,亦名挂榜山。山光青翠,林木蓊茏,现辟为云山公园。其西有东峰亭,始建于唐贞元十七年(801),屡毁,1982年重建新亭,为登临胜地。山麓原有二佛刹,一名圣寿教寺,一名藏经院。圣寿教寺始建于梁大同年间,初名招贤寺。唐改林隐寺,宋改今名。清咸丰十一年(1861)燹毁,同治间重建,规模甚大。现为兰溪第二中学校址,藏经院已废。山巅原建有能仁塔,并有能仁塔院,抗战时为驻军所拆,寺院亦不存。1995年1月,县人民政府已重建。
中洲公园
在城西兰江中,四周环水。东西宽900米,南北长1800米,面积800亩。宋时为西市,县尉柳叙筑柳氏大园于此,有《大园八咏》诗。明代河道变迁,湮为沙洲,俗名中洲背。“中洲渔火”为兰溪八景之一。因常为洪水淹没,民国期间荒凉不堪,偶有建筑,亦系草棚。1975年兰江大桥建成,有支桥通此。1978年辟为公园,广栽花木,建有亭阁、花圃、假山、鱼池、曲桥、游廊、餐厅、茶室、旱冰场、儿童乐园及兰花少女塑像等。烟柳迷离,波光掩映,悦人心目。
郭偲寺
在双牌乡。山有石室与郭偲寺,相传为唐丞相郭偲炼丹处。
柱竿山
在黄店乡。平地拔起,壮如天柱。刻有金履祥题“第一山”三字。
石莲洞
又名莲花洞,在灵洞乡十二曲山。明进士赵崇善雇工疏凿。潘之琮《游山记》云: “洞山窄而中敞,可容千人,上平如砥,石乳数百,垂垂而下。”
解石山
在石渠乡穆澄源(俗名小桃源)。其西源山表一巨石,高二丈余,有锯迹,故名。明诗人方太古隐居于此。源内,有怪石高数丈,广亦如之,其形如龟,浮架水口,称龟石。又有玉声潭,深十余丈,瀑布倾泻,其声如玉相击。
灵羊岛
原名雁屿洲,一名外圩洲。位于市区北一公里兰江江心,面积950亩。相传东晋名仙黄初平曾在此牧羊,筑有牧羊台。南端有成片的沙滩与草地,“平沙落雁”为兰溪八景之一。洲内修竹成片,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环境清雅,洲东黄湓村与外圩洲隔江相望,据考证为黄初平故里,村内尚有二仙井一口,传为黄初平兄弟所凿。现建有大仙宫。
将军岩
位于市北15公里官塘乡境内。又名狮岩,明末称将军岩。因北界建德市,前临兰江,后依峻岭,山岩雄峙,地势险要,有“兰江锁匙”之称。又因山岩凸于江心,横水雄立,形同狮子,得名狮岩。宋邑人唐元章抗元于此。明有裴谢二将军设寨,后败死,里人钦其忠义,立庙祭祀。故改名将军岩。清乾隆间勒石记其事。辛亥革命志士秋瑾女侠也亲临观览。山巅建有狮岩寺,有楼、宫、堂、阁、殿、房、厅等建筑。厅前有罗汉松一株,高15米,胸径3.4米,传为千年古松,实属罕见。今将军岩已列入当地风景名胜区之一,上岩石级整修一新,游人不绝。
尖坞山
位于芝堰乡与建德交界处,海拔近千米,山势雄奇秀出,有飞流急湍,奇峰怪石,山上相传有葛洪炼丹遗址。山下为芝堰水库,碧波千顷,为一避暑旅游胜地。
溪里源
位于马涧镇金华山,由源上溯可至金兰交界处的最高峰大盘山。溪里源林幽美,溪水曲折沿山奔流而下,环境幽雅,有廊桥,石刻坐佛等古迹。
下盘山
位于马涧镇,山峰高峻,山上有小天池,岩穴等胜景。
肇峰山
又名售峰山、寿峰山、石峰山,海拔957.3米。在市东北下陈乡与建德市交界处,与大盘山南北对峙,是本市东北部最高山,山峦层叠,峻拔云霄。据传:山上有龙潭,旧时岁旱祷焉。今办有新宅林场在此。
黄大尖
海拔545米,大兰江镇东3公里处,巍然高耸,郁然苍秀,两旁峰峦峙列环拱如排衙如张翅,有俯视一切气象,旧有兰溪主山之称。其下有泉,左曰高迅泉,右曰石门泉。现辟为石门槛森林公园。
六洞山、洞源村
六洞山,古称灵洞山、六洞灵山,又名洞源山、洞岩山、上洞山。距城区8公里。因有白云、紫霞、涌雪、无底、呵呵、漏斗等六洞而得名。山呈长方形,海拨370米,为金华北山西行之余脉,具有后枕层峦,前俯平川的壮观气势。
六洞山风景名胜区,由涌雪洞——玉露洞、佳果游赏、栖真寺、江山一揽四大景区组成,以奇洞美水,山林风景和人文景观为特色。涌雪洞“地下长河”为海内一绝。
六洞山谷邃林幽,洞奇石秀,其中的白云洞号称“云卧之处”,宋代慕仙诗中,对其间的“石床”、“石蹬”、“丹鼎”等仙迹曾极尽赞誉之辞。天池泉被誉为“金华第一泉”。涌雪、玉露、紫霞、呵呵等被称作洞天福地。“瑞气钟灵窟,阳春满洞天”,涌雪洞地下长河的“穹凌雪钟”,为不可多得的钟乳石奇观。
洞源村位于六洞山麓,村内尚存章氏节孝石坊、白沙庙、章氏花厅等古迹。为张学良将军夫人赵一荻祖籍所在地,现其祖居已废圮,近年来将原章氏花厅辟为绮霞园,陈列张学良将军及夫人赵一荻生平事迹,图文并茂。
10. 浙江庆元兰溪桥水库7月10号
在住建部公布的五批共计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杭州市共有52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杭州市建德市17个,分别是寿昌镇石泉村、寿昌镇乌石村、大慈岩镇檀村村湖塘村、更楼街道于合村、杨村桥镇徐坑村百箩畈自然村、大洋镇建南村章家自然村、三都镇乌祥村、大慈岩镇里叶村、大慈岩镇双泉村、大慈岩镇三元村麻车岗自然村、大慈岩镇檀村村樟宅坞自然村、大慈岩镇大慈岩村大坞自然村、大同镇劳村村、大同镇上马村石郭源自然村、大慈岩镇李村村、大慈岩镇上吴方村、大慈岩镇新叶村。
杭州市·建德市
寿昌镇石泉村
石泉村位于寿昌山区东部,距寿昌镇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整个村庄群山环绕,生态环境非常好。村里有着一座经历数百年风雨历程的雍睦堂。祠堂很漂亮,为徽派古建筑,内有戏台一座,雕龙画凤,古色古香。一个古老的村庄,总会有自己的文化习俗,石泉村就有自己的清唱班。据原《寿昌县志》记载:“石泉的清唱班创建于1922年。”他们还创作了一个专门适宜边走边演奏的曲调,叫“路调十番锣鼓”。有时间,去石泉听一听吧!

寿昌镇乌石村
乌石村旧称乌冈村,为承传数块奇异巨石之美丽的传说而改名。据《建德市地名志》载:“相传很久以前有神仙搬石经过此地,不慎石头失落在水塘里,石色黑,称乌岗石。这条山源遂叫乌石源,村庄在乌石源出口处,故名。”乌石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为乌冈徐氏族人繁衍聚居之地。据建德《乌岗徐氏宗谱》记载: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徐嵩之子徐绍从兰溪西乡古塘迁居寿昌乌石村,为建德徐姓之始,已有1003年的历史。

大慈岩镇檀村村湖塘村
湖塘村落位于大慈岩镇中部杨宕岩山脚,处于金衢盆地北缘地带,是丘陵向中低过渡的区域。村域范围大致呈圆形,东、南两面界于兰溪市火炉山水库,西围于金千铁路、檀新公路,北靠扬宕岩。村庄为多重丘陵所围,具有典型风水学地势宗所要求的要素。住户分布集中,是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村落胡姓始迁祖为北宋南迁中立有功勋的战将,宋朝偏安杭州后,因避奸权所害解甲归田,选择兰溪中河西与寿昌县接壤的有山有水之地。约在750年前由现村落北面的川塘山背下迁到现址。

更楼街道于合村
于合村位于 建德市更楼街道南端与寿昌接壤, 寿昌江、 320国道、 杭新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杭新景高速公路寿昌出口就位于于合行政村村口,距美丽的新安江仅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其便捷,是一块“有山有水有良田”的宝地。于合行政村辖三个自然村包括老于合、新街、桐子源,整个行政区域8.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3亩,山林面积6728多亩。是建德市的小康村之一。

杨村桥镇徐坑村百箩畈自然村
百箩畈村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杨村桥镇徐坑村下辖的自然村。走在路上,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据说村里以前主要村道上都是鹅卵石铺路,现在大多变成了水泥路,只有不多的几段还保留着鹅卵石的路面。村里有很多民居,还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一家家雕梁画栋韵味十足。

大洋镇建南村章家自然村
章家自然村,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洋镇建南村下辖村。章家自然村保存的古建筑挺多,最有名的要属章燮故居。该故居建于清嘉庆三年,传统传统砖木结构建筑,线条明快清晰。这里的琵琶也特别好吃,山遍野的枇杷林里,红红黄黄的枇杷挂满枝头,煞是好看。

三都镇乌祥村
在建德市三都富春江支流苔溪后源的源头,有一个建制村叫乌祥。由那里往东翻过截柘岭(亦名石柘岭),就是浦江县的地界。乌祥村的村民都会说浦江方言,村名的发音为“wushang”(乌伤)。相传,孝子颜乌负土葬父,有大群乌鸦衔土相助,乌鸦之口因此而受伤滴血。此为秦代所置乌伤(后改为义乌)县的得名。明末清初,一支王姓人从义乌县迁居此地,以祖居地“乌伤”名村,后雅化为乌祥。这里,走出了一位党和人民的“孝子”、革命烈士——蒋治。

大慈岩镇里叶村
里叶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周围知名景区、景点丰富,东南连接兰溪诸葛八卦村、西与龙游石窟毗邻,西北与市境内大慈岩景区相连。里叶村人勤劳创业,其先祖建造有里叶祠堂,宏伟壮观。祠建于明代末年,四合院,面 宽36.05米,进深48.92米。每至夏季,里叶村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家家户户采莲、剥莲、通莲(芯)、晒莲、卖莲。

大慈岩镇双泉村
双泉村由原泉山村和小泉村合并组建,位于建德市西南部,处于杭州、金华、衢州三地市的准交界处。近年来,双泉村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49100帮扶工程为契机,从村情实际出发,从新农村的总体规划入手,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对村庄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整治,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三年中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和杭州市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园林绿化村”、“杭州市生态村”、“杭州市卫生村”、“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农家乐示范点”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大慈岩镇三元村麻车岗自然村
麻车岗自然村位于大慈岩镇镇区的中东部,东与兰溪市相连,南与本镇檀村村相邻,北与李村接瓖,属于三元村,村庄离大慈岩镇区1公里,区域面积3.37平方公里,麻车岗座北朝南,是典型的风水宝地,过去有‘乌石朝山,邓宅水口,麻车岗来拢’的经典风水之说。该村庄形成的比较早,以‘东鲁世家’总厅为中心,格局始终未变,村中古建筑体量较大,明代信息较为突出。

大慈岩镇檀村村樟宅坞自然村
樟宅坞自然村位于檀村村东北面,该村以汪姓为主,始祖越国公汪华之孙立言公到宁波慈溪任职时途经此地,见此地山水甚好,山清水秀,于元代1312年迁居此地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村落传统建筑主要集中在敬承堂区块,与崇义堂族厅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整体,其中敬承堂建筑质量优良,工艺独特,保存完好,格局特殊,门面砖雕精细别致,具有很高的工艺美学价值,内部传统木雕精细讲究,为建德市少见,为典型的清中期建筑。

大慈岩镇大慈岩村大坞自然村
大坞村是大慈岩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口有两座奇山,东面叫“狮山”,西面叫“象山”,好似大坞村的守护神,保佑着村子的风调雨顺、繁荣昌盛。大坞村建于宋朝景炎年间。以方氏为主,始祖青睐此风水宝地而身后安葬于此。公元1277年孤塘畈光泽公,号芝山。贤良孝顺,举家居住大坞守始祖墓,成大坞清派第一世祖,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大坞方氏系周旁邻地区望族之一。

大同镇劳村村
劳村村由劳村、劳三两个自然村组成,辖区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东与黄山头交界,南邻丰畈村,西与寻芳村毗邻,北至潘村平山自然村及皇家村。劳村村位于浙江省23省道,交通便利,全村有21个村民小组,854户农户(不包括居委会户),农业人口2730人,土地面积7417亩,其中耕地1872亩,林地4056亩,山地480亩,水面63亩,其他116亩,其余为园地。

大同镇上马村石郭源自然村
石郭源村里的人都姓徐,后来有少量客姓迁入。徐姓的祖先大约于清中叶从衢州高龙迁到这里定居,当时是三兄弟一起来到这里开山种地,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石郭源徐姓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一支,他们自行修有宗谱和宗祠,秉承耕读传家的家风,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繁衍生息。至于石郭源这个地名的由来,向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村后宝峰岩壁立千仞,形如城墙,故名石郭;另一种说法是:源里的沟沟壑壑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故名石谷,后衍为石郭。不管哪一种说法,反正石郭源总与石头相关。

大慈岩镇李村村
李村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南部,整个村被玉华山脉和大慈岩山脉环抱着,山上郁郁葱葱、层恋叠翠、村外小溪潺潺、景色宜人。该村为浙江省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现存有明清古民居建筑110多幢,此外还有白山殿、小武当庙及包括一本堂在内的十多座公共建筑,李村村乡土建筑群,2011年已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大慈岩镇上吴方村
村内保存有较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有165座明、清、民国的古建筑,建筑类型多,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祠堂建筑前大多建有水塘,其中保存较好的38座,包括庙、私塾、厅堂、民居等类型。祠堂建筑就有6座,分别为方正堂、衍庆堂、三乐堂、尚志堂、世美堂、许德堂。有迷宫建筑(俗称长弄堂),始建于明代,弄堂长47.5米,宽1米左右,九门槛、八八六十四道门,家家相同、户户相连村内核心区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
大慈岩镇新叶村
新叶古村已有800多年历史,明清建筑有200多幢,被国内文物专家推崇为乡土建筑保护的典范。走进古村,青山、田野、水牛、小溪、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各类山花盛开,一派田园风光。
什么是中国传统村落?
据了解,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列入传统村落的条件是?
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一般要具备以下特点:村落自然景观较好,建筑风貌基本完好,民俗民风传承得好。
入选了又有什么好处?
中国传统村落将获得国家的重点关注和重点栽培,如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金融扶持政策等。